首页 会员之窗 会员风采 正文

【我身边的先进】岗位建功楷模:周平红


发布时间:2024-07-09

编者按:为庆祝民进上海市委会成立75周年,进一步激励上海民进会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,认真参政履职,民进上海市委开展了“上海民进岗位建功十大楷模”“上海民进参政履职十大楷模”选树活动。我们现开设[我身边的先进]专栏,希望广大会员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,积极履职、努力奉献、团结一心,谱写上海民进事业发展新篇章!

周平红

民进复旦大学委员会副主委

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

吴阶平医药创新奖、大国工匠获得者,秉承“大医精诚,止于至善”的医学精神,周平红长期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,建立内镜微创治疗技术体系。他领衔的“中山标准”正向全球医疗界展示着“中国创新”的力量。

周平红长期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。他在国际首创多项内镜微创治疗新技术:(1)消化道肿瘤黏膜下挖除(ESE)和全层切除技术(EFTR);(2)基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(POEM)的系列隧道内镜技术;(3)消化道腔外病变的内镜切除技术(NOTES),历时20年,建立内镜微创外科学治疗体系,使多个传统内镜治疗的禁忌证变为适应证替代外科手术。

周平红领衔的内镜微创“中山标准”已被欧美消化内镜学会(ESGE和ASGE)等制定的20部国际指南推荐为标准术式,吸引美国梅奥诊所等国际知名医院的157名专家前来进修学习;现已推广至包括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在内的31个国家和地区的412家医院,累计诊治6万余例。和外科手术相比,每例内镜手术可节省3万元RMB,以全国5万/年为例,每年可节省15亿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。内镜微创“中山标准”从被国际同行认可到被写入规范、最终改写指南,扭转了“国外专家说了算”格局,有力地提升了中国消化内镜国际影响力。世界内镜组织协会主席、亚太消化内镜协会主席William Chao教授评价他“建立的内镜治疗新策略世界领先,为内镜微创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做出巨大贡献”。

代表性成果包括:(1)国内率先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)治疗食管、胃和结直肠浅表早癌并向全国推广,使治疗复发率由9.8%降至0.9%;出版第一部ESD治疗专著,牵头制定第一部ESD专家共识,连续15年召开国际ESD高峰论坛(参会总人数超过30000人),有力推动了中国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。(2)打破固有肌层肿瘤这一传统内镜切除禁区,国际首创黏膜下挖除、全层切除和隧道内镜切除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(SMT),创建SMT内镜治疗体系替代外科手术,牵头制定第一部SMT专家共识。相关技术得到日本厚生省、日本消化内镜学会和保险公司承认,被美国消化内镜学会(ASGE)制定的消化道SMT内镜诊疗指南推荐为标准术式,国际指南据此由禁忌证改写为适应证;(3)率先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(POEM)治疗贲门失弛缓症,手术量占全世界一半,创新术式被欧洲消化内镜学会(ESGE)主席Horst Neuhaus命名为“POEM Zhou’s Procedure”,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,提高了手术疗效和安全性,现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金标准;(4)针对我国内镜设备一味依赖进口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医研企协同,研发多种国产内镜设备和附属器械,已形成创新型产品包括一次性国产内镜、新型电外科等离子能量治疗平台、新型肠道准备剂(原创I类化药)、5G+人工智能辅助内镜诊疗系统等,有力提升了中国消化内镜的诊疗水平。

周平红主编中英文专著10部,牵头制定专家共识4部,主编专著8部、医学视听教材5部;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,Gut,Nat Commun等发表SCI论文140余篇,总影响因子>1000,被引用3000余次;申请专利100余项,转化14项,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。作为第一完成人,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上海市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。